吖昭的技术笔记
跟着吖昭写笔记,从 0 到 1 的技术成长看得见
文章48浏览1898本站已运行7723

《开源项目贡献指南:新手入门步骤》:记录吖昭第一次给开源项目提 PR 的经历,整理从 fork 到 merge 的完整流程。

开源项目贡献指南:新手入门步骤
吖昭盯着屏幕上那个叫 “markdown-editor” 的开源项目,代码里的一个拼写错误像根小刺扎在她眼里 ——“preivew” 本该是 “preview”。作为刚学编程三个月的新手,她从没给开源项目提过 PR(Pull Request),但这个微小的错误让她鼓起了勇气。以下是她从 “旁观者” 变成 “贡献者” 的完整历程,也是新手入门开源贡献的标准流程。
第一步:Fork 项目,复制属于自己的仓库
吖昭先打开项目的 GitHub 主页,右上角那个醒目的 “Fork” 按钮就是她的第一站。点击后,GitHub 自动在她的账号下复制了一份完整的项目代码,就像给原作拍了张 “快照”。几分钟后,她的个人仓库里多了一个新仓库:azhao/markdown-editor,这是她接下来所有操作的 “安全试验场”。
新手提示:Fork 操作不会影响原项目,所有修改都在自己的仓库进行,这是开源社区保护核心代码的基础规则。
第二步:克隆仓库到本地,准备动手修改
在自己的仓库页面,吖昭点击 “Code” 按钮,复制了 HTTPS 链接。打开终端,输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azhao/markdown-editor.git,代码便开始下载到她的电脑里。进入项目文件夹后,她用 VS Code 打开代码,很快editor.js文件里找到了那个拼写错误的单词。
修改只用了 30 秒 —— 把 “preivew” 改成 “preview”。但她没有立刻提交,而是按照教程先运行了项目的测试命npm test,确认这个微小的修改没有破坏任何功能。测试通过的绿色提示让她松了口气。
第三步:提交修改,撰写清晰的提交信息
接下来是版本控制的核心操作。吖昭在终端依次输入:

git add src/editor.js # 暂存修改的文件
git commit -m "fix: 修正预览功能的拼写错误" # 提交修改并说明内容

她特意把提交信息写得简洁明确:“fix” 表明这是修复类修改,后面的文字准确描述了改动内容。这种规范的提交信息能帮项目维护者快速理解修改目的,也是开源协作的基本礼仪。
第四步:推送到远程仓库,同步本地修改
本地修改完成后,需要同步到 GitHub 的个人仓库。输git push origin main(main 是项目的主分支名),终端显示推送成功。刷新浏览器,她的仓库里已经能看到刚才的修改记录,这意味着 “本地工作” 已经安全上云。
第五步:发起 Pull Request,向原项目提议修改
回到自己的仓库页面,GitHub 自动出现了一个 “Compare & pull request” 按钮。点击后进入 PR 编辑页面,吖昭需要填写两个关键信息:
  • 标题:延续提交信息的风格,写成 “修复预览功能的拼写错误”
  • 描述:简单说明错误位置和修改内容,比如 “在 editor.js 第 45 行发现拼写错误‘preivew’,已修正为‘preview’”
确认 PR 的目标分支是原项目main分支后,她点击了 “Create pull request” 按钮。此时,原项目的维护者会收到一条新 PR 的通知。
第六步:应对审核反馈,完善修改内容
第二天,吖昭收到了维护者的回复:“感谢贡献!但请修改提交信息的格式,按照项目规范加上错误所在的模块名,比如‘fix (editor): 修正预览功能的拼写错误’”。
她立刻在本地git commit --amend修改了提交信息,再git push origin main --force覆盖了远程分支的记录。这种 “强制推送” 在自己的分支上是安全的,但绝对不能直接用于原项目的分支。
第七步:Merge 成功,成为开源贡献者
几小时后,维护者通过了审核,在 PR 页面点击了 “Merge pull request”。吖昭刷新原项目的代码,发现自己修改的那个单词已经出现在主分支里 —— 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开源项目的贡献者列表中。
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天,却让她明白:开源贡献从不拒绝微小的改进,从 Fork 到 Merge 的每一步,都是新手成长的阶梯。正如那个被修正的单词,每个参与者的点滴努力,最终都会让开源项目变得更完善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.

隐藏边栏